你对它了解多少(你了解它吗)
今天给各位分享你了解它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你对它了解多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读了那么多年的大学,你真的了解它么?
大学在很多古老的文明中都存在过,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到中国的孔子,虽然这两位大学问家没有把自己和学生们组成的团体称为大学,不过都具备了大学的雏形。孔子和毕达哥拉斯不仅仅只单纯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传授所谓的“大行之道”,传道的重要性要高于授业和解惑。
古希腊在柏拉图时期建立了雅典学院,那时的学生求学主要是为了获取知识,并没有现在这么强的功利心,因此求学和谋生是分开的。而中国在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能进入大学学习的大多是贵族和富家子弟。到隋朝开始兴起了科举制度,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也是和平时期下层人士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通道。从此以后,中国的教育和考试开始紧密结合,然后又和社会地位等联系起来。教育越来越倾向于求术而不是求道。
这一功利思想现在依然盛行于中国,如果我们看到一个成绩好的人不能升学,或者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找不到好工作(例如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当保安)整个社会都会哗然。
大学最初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识之士,而不是传授谋生手段。很多早期的大学办学的目的是为了让传教士有知识(不是培养传教士),包括哈佛和耶鲁大学在诞生之初所设立的学科次序往往是神学、医学和法学。
高等教育的第二个目的是服务与社会,而不是获取名誉或者赚大钱。过去的大学对学生们的要求不止是考试成绩,而是学生们是否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改变社会,这种传统一直持续至今,所以英美的一流大学不会只按照分数来招生,而且接受了哈佛教育的结果和一般为了功利而上大学的人的想象完全不同,哈佛毕业生虽然也有很多投身于政界和商界的,但大多数都不会是什么挣大钱的地方。
高等教育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良知。在关键时刻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是大学教育的精髓所在。在英美的教育理念下,大学的办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精英,本质上是一种精英教育,但这种精英教育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成功人士或政府高官,而是带动社会前进的各种人,所以他们除了要具备正确的三观,还得有力排众议的魄力。
什么样的大学才能称之为好的大学,吴军认为,一所一流的大学应当具备以下4个特点:
1,大学首先应该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这是大学的根本目标,要将那些有潜力、有志向的年轻人培养成对未来社会有贡献的人。这就需要大学给每一个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这里的发展不止是学业上,还包括他们应当了解的社会知识。
2,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是一个研究中心,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并且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产生正面的影响。为此,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以及必要的生活、学习和做研究的环境,这里提到的研究不仅仅是硕士博士,包括本科生也应参与大量的实践课程,这样可以帮助本科生快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也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发现优秀人才非常有益。
3,大学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程教育,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应当推动社会的进步。纵观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为什么只有北大和清华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中国的最高学府,是因为这两所学校曾是中国先进的发源地。
4,大学是年轻人的家,使他们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大学里度过的时光是人生中最灿烂的一页,所以大学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应该做到优秀,包括拥有海量的图书馆藏书、先进的教学设备,还有优秀的导师和同样优秀的同学。
目前世界上的大学分类按照教学理念和目的来区分,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是以英国教育家纽曼为代表的通才教育,他强调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另一类是以普鲁士的教育家洪堡为代表专才教育,这类教育体制目的是为了培养某一行业的专家,即学生对某一个专业有比较精深的了解。
约翰·纽曼(John Newman,1801-1890)总结了以牛津大学为代表的英国高等教育的成功之处,是被西方学者供奉为现代高等教育先驱的英国教育家。
他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培养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而不是为了发文凭,所以应该推行通才教育,也就是素质教育。通过调动学生自己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在交流和自学中获取知识。不是教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是学生想学什么教授就应该教什么。哈佛大学实践的就是这种通才教育,将过去的以教为主改为以学为主。
通才教育为了保证学生有良好的素质,一方面强调在学校里,学生除了学习知识以外,学生之间乃至学生和教授之间还应该相互交流,彼此成为朋友,产生思维的碰撞。另一方面,一个大学生的知识面一定要广,不能局限在一个专业里。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课程的选择,强调素质训练的思想。
通才教育目标是为了保证学生有良好的素质,所以美国的一流大学中学生在专业选择和选课上拥有绝对自由,入校后不分院系和专业,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选择一个专业。
世界一流的大学诸如哈佛,牛津、剑桥大学都是通才教育的践行者。但中国当今的大学基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一方面是中国的教育理念是为了考试和出人头地而学习,文凭是进入上流社会的敲门砖,这与几千年来的科举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学校无法允许学生自由选课选专业,如果学校不能提供足够多、足够宽泛的课程供学生选择,通才教育就无从谈起。
威廉·冯·洪堡(Wi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是普鲁士的教育家。他提出“研究教学合一”的办学精神,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对一个专业有比较精深的了解,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普鲁士培养出了各行各业的精英,比如柏林洪堡大学曾经出了29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和诗人海涅等。在洪堡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技能教育成为大学的中心任务。学生学到的是马上能够用于国家工业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知识,一走出校园就能为社会服务。
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洪堡所生活的年代,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各行各业尤其是工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极大,这就促进了洪堡式专才教育的发展,正因为有洪堡式教育体制,才使得普鲁士在近代快速崛起,成为欧洲领先的工业化强国。而前苏联为了快速实现工业化,采用了洪堡体制,中国受苏联的影响,采用的也是洪堡体制,以至于大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选择某一专业后就很难再更改。
纽曼式的通才培养也许能培养出独立思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但通常时间很长,且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而洪堡式的专才培养则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为社会输送大量可用人才做出了贡献,却因为思维的局限和单一很难有创新,我们很难评价哪种教育体制更好。
而将这两种教育理念合二为一也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
目前世界上仅有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做到了做到了各学科完全平衡发展,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兼顾得近乎完美,同时在科研上全面开花。
美国高等教育领先于世界的第一个原因,得益于美国高等教育的先驱吉尔曼和艾略特为现代高等教育确立了一个样板,即先通过本科的通才教育,以及本科之后的研究生专才教育,为每个学生打造一个量身定制,完整的教育过程。
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学生不像中国学生一样,只要有条件就一定会读大学,因为读大学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但并不是每一种工作都需要大学学历。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2012年美国学生高中毕业之后会继续进入大学学习的大概只有38%,而且即使进入大学的学生也不一定会全部完成学业,和中国大学几乎每个人都能毕业不同,美国大学毕业率大约在80%左右,最高的哥伦比亚大学也不过90%。这其中大多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主动退学的,例如乔布斯。
美国高等教育领先于世界,另一个原因是大学和政府合作,建立高水平的大型研究所。这使得美国的大学成了政府的科研中心。
无论从名气来讲还是从科研教学水平来讲,世界上大部分的一流大学都在美国。但并非每一所一流大学都适合某个学生个体,也并非每一所美国大学都比同类的中国大学好,对学生来讲,重要的是找到一所最适合自己的大学。
地球,你真的了解它了吗?
地球这颗有着广阔天空和蓝色海洋的行星始终给人以坚实巨大的感觉。而在宇宙中,地球给人的印象却并非如此:这个在一层薄薄而脆弱的大气笼罩下的星球并不见得有多大。
在太空中,地球的特征是明显的:漆黑的太空、蓝色海洋、棕绿色的大块陆地和白色的云层。
地球是太阳的从里往外数第三颗行星,距太阳大约有 150000000 公里。地球每 365.256 天绕太阳运行一圈,每 23.9345 小时自转一圈。它的直径为 12756 公里,只比金星大了一百多公里。人们梦想能在太空中旅行,能欣赏宇宙的奇观。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太空旅行者。我们的宇宙飞船是地球,飞行速度是每小时 108000 公里。
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部分。地壳厚约30km,地幔厚约2840km,地核厚约3500km。每一部分又可细分。地核可分为外部液态地核和内部固态地核,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壳则可分为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
这是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在1990年12月11日距地球150万英里时发回的地球照片。
图中可见印度次大陆和澳洲
这是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从里到外分别是地核、地幔和地壳。每一层又可继续分为多个小层
这是地球南极洲的照片,是由多张由伽利略探测器拍摄的照片拼合而成的。
这是伽利略探测器于1990年12月8日发回的南极洲照片。图中所示的南极洲地区宽约1600英里
这是伽利略探测器1992年再次飞掠地球前往木星进行探测的途中,在距地球620万公里时将镜头调转拍摄的地球与月球的合影
这是由伽利略探测器在前往木星的途中于1992年拍摄的地球与月球的合影
飓风眼的3D图,使用红蓝眼镜观看可获得立体效果
位于乍得的一个大型陨石坑的雷达图片
计算机合成的美国亚里桑那州大峡谷3D模型
航天飞机拍摄的中国矿物资源雷达图片
航天飞机拍摄的中国长城雷达图片
航天飞机拍摄的香港雷达图片
地球是一个活跃的行星。根据板块构造说,地壳由几大板块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炽热的地幔上缓慢移动。它的运动方式基本有两种:扩张和缩小。扩张运动表现为两个板块相互远离,地下岩浆涌出形成新的地壳;缩小运动表现为两个板块相互碰撞,一个板块钻到另一板块的下面,在地幔的高温中逐渐消融。在板块交界处常常存在许多巨大的断层,地震频繁,火山众多。地球的外壳非常年轻,它不断受到大气、水和生物的侵蚀,并在地质运动中不断地重建。所以地球表面没有像月球那样坑坑洼洼地遍布陨石坑。这样的地壳构造在太阳系中是独一无二的。
地球有一个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层。在这个大气层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余下的1%是其他成份。地表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平均气压101.3千帕。地球初步形成时,大气中存在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到今天,它们几乎都被结合成了碳酸盐岩石,少量溶入了海洋或被植物消耗掉了。地壳板块构造运动与生物活动共同维持着二氧化碳的循环。大气中仍然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带来了温室效应,这对维持地表气温极其重要。温室效应使地球年平均气温从早期的-21℃提高到了宜人的14℃,没有它海洋将会结冰,生命将不复存在。而随着 社会 的发展,人类将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了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会使温室效应变得越来越严重。我们不希望地球变得像金星般炎热。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它快速的自转与富含镍铁熔岩的地核共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磁气圈。在太阳风的吹拂下,磁气圈的形状被扭曲成水滴状。它与大气一同担当了阻止来自太阳和其它天体有害射线的任务。地球的大气还使我们免受流星雨的袭击,大多的陨石在它们到达地面前便已烧毁了。
人类开始太空 探索 后,我们已对自己的行星有了更多的认识。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现地球周围有一个强烈的辐射区,现在我们把它叫作 Van Allen 辐射带。这个辐射带是宇宙中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在赤道上空被地球的磁场俘获而形成的一个环状区域。曾经被认为非常平静上层大气,其实是非常活跃的,它在太阳辐射的影响下遵循着热胀冷缩规律。上层大气的这些特性对地球的天气系统有很重要的影响。
你了解大熊猫吗?
熊猫浑身胖乎乎、圆滚滚的,一爬一爬十分缓慢。大熊猫的头部是白色毛发,两只小黑耳朵,眼睛其实很小,但是它的眼睛四周是一圈黑色的毛,因而使得熊猫看起来非常可爱。它的全身都是白色毛发,但是四只爪子是白色的。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深受大家的喜爱。
大熊猫的别名还有华熊、竹熊、银狗和大浣熊等。银狗,这是因为小熊猫的地方名和商品名叫金狗,相对应的熊猫体色白而叫它银狗。竹熊则以它主要食性为竹子而似熊命其名。华熊说明它是中华民族所特产的珍奇异兽。
西方世界认识它后,最初将它翻译成“大猫熊”或“猫熊”,但又一传说,在20世纪报上初次发表新闻时,偶然被颠倒成“熊猫”,未料到竟成为通用的名称了。若沿着这些名称为线索,可以追溯出许多充满神奇的记载。
天天用USB,但你真的了解它吗?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USB接口,但你对它真的很了解吗?
这里我们浅尝辄止,向大家科普一些USB的小常识,说不定哪天就用到了
什么是向下兼容呢?
打个比方吧,比如你有一个usb2.0的设备(可能是一个u盘),你的电脑有usb3.0的接口(一般usb3.0的接口是蓝色的),这个时候,你可以把usb2.0的设备插到usb3.0的接口上,而且可以用,当然,不匹配的协议带来的影响就是这次传输的速度取决于整个链条的短板,也就是只能按照2.0的速度来进行传输
随着usb协议的发展,各种usb接口层出不穷,我们这里只介绍几个常见的usb接口。
这应该是最普通的USB接口了吧
这种应该也比较常见
几年前的手机用的就是这种接口
换个说法 typec,这样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吧。这种接口的一大特色,那应该就是不分正反了。
不得不说,这一改变省了人们多少时间[捂脸]
USB规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这里介绍目前常见的几种规范
USB1.1——HalfSpeed(1.5Mbps),FullSpeed(12Mbps);
USB2.0——High Speed(480Mbps);
USB3.0——SuperSpeed(5Gbps)
可以看到,新的协议在速度上有大幅的提升
不过,能不能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达到规范的速度,和你所使用的软件和硬件都有关系